核心提示:纵观当今时代大势,中国更需要在精神领域树立拥有中华民族特色并能向全世界宣扬的价值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就强调了文化自信,这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他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 |
纵观当今时代大势,中国更需要在精神领域树立拥有中华民族特色并能向全世界宣扬的价值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就强调了文化自信,这是继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后,中国极为重视的第四个自信。他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部部长蔡武也曾指出: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一要心存敬畏,二要心存感恩。由此可知,如何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已经逐渐成为时代主题,一时之间各种民间书院兴起,呈蓬勃发展之势。
追溯历史,书院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作为古代儒学的道场和文人精神世界的家园,核心宗旨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是中国古代教育史、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更是发挥了贯通血脉的重大历史作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现当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众多的历史原因,人为造成传统文化断层的现象非常严重,恶劣后果影响至今,作为人文精神传承的书院也几乎绝迹。面对这种现状,一些有识之士深感自身责任与使命之重大,致力于新时代的民间书院的恢复和创建,以守护精神家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正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陕西国雅书院应运而生。
陕西国雅书院的创始人兼负责人呼延东风出身于书香世家,热爱传统文化,现任陕西省国学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多年来他一直关注民间国学教育的发展现状,思考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如何与时代主题、社会需求相结合,还曾专门到浙江大学考察和国学界一些知名学者进行探讨,并因此萌生了创办书院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一众志同道合之士的热烈响应。经过多方调研和准备,在国学界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2016年8月10日,陕西省国学研究会下属的陕西国雅书院正式挂牌成立。书院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湖畔,这里曾是汉唐龙脉的腹地,连接着中华千年文化的根脉。书院主体为一栋三层的独体别墅,建筑面积约800平米,带有千余平米的花园庭院,这里环境优美,内部设施完整,远离喧嚣都市,相伴鸟语花香,是读书学习的绝佳处所。作为一所民间性质的传统文化践行与教育机构,书院致力于大力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普及国学基础知识,使国学教育为提高全民核心素养而服务。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陕西国雅书院的核心理念是让国学的普及与推广不再仅仅只是关在象牙塔里诵读经典,而是要紧密联系时代的发展需求,提倡“行而论道”,以践行为主,强调重视提炼传统文化的要旨,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尽量将国学教育和体制内的基础教育相结合,从基础师资的培训入手。而且不只是停留在“道”的层面,同时还要用“术”进行推广,让国学变得鲜活生动,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情怀,如春风化雨般温暖和滋润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从而使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文化,并且愿意传承,最终提升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深知普及与推广传统文化之路是一条漫长而充满艰辛的道路,但我们秉承星火亦可燎原的执着信念,坚信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这份使命和责任。不忘初心,坚持始终,希望以一颗赤子之心为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使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陕西国雅书院 李海虹)